国庆中秋假期,自助拍报机成旅行新宠,年轻人热衷上头条
新华社天津10月2日电 标题:自动拍照装置成旅游热门选择 年轻群体偏爱成为焦点
中新社记者 王君妍 周亚强
国庆中秋期间,天津津湾广场客流如织。在自动拍照设备处,游客观看镜头合影,稍等片刻,一张模仿报纸形态的纸页被送出,刚才拍摄的照片便出现在“显著位置”。
与一般影像差异,这更类似某种典礼。北京来的“95后”旅客韩晓萌表示。她打算把当地报纸作为旅途纪念品带走。让自己的肖像成为焦点,比简单拍摄一张观光者影像更为难得,也更具珍藏价值。
九月份三十日,在天津津湾广场,一个“拍照留影机”的互动设施,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尝试。中新社记者佟郁拍摄。
新闻报道指出,许多省份的风景名胜区和规模较大的表演项目,近期都开始配备自动拍摄登记设备,这一举措已成为文化旅游与娱乐消费领域备受关注的新趋势。杭州西湖景区的拍报机旁,游客穿着传统服装,和身后的湖光山色一起出现在“头版”,别有一番古风;在天津,景区安装的拍报机结合了当地特有的诙谐语言特色,游客打印的“新闻”通常带有幽默、有趣的标题,展现出城市的文化特点;在部分音乐会上,歌迷也能借助拍报机登上“特别报道”,把追星经历以报纸形式记录下来。

山西省与黑龙江省的部分地区,新闻传播机构也在借助这一途径探寻报刊的革新方式。《山西晚报》今年八月上马了“自主取报装置”计划,访客能够登临标有“山河+”报徽的文化旅游版面,当场获取纸质或电子文档,此项目已散布于多个观光地;《哈尔滨日报》则推出了纪念其创刊八十载的“周年纪念取报装置”,同样赢得了众多游客的参与,成为旅行期间富有纪念价值的一部分。
九月三十日,在天津津湾广场,一个名为“拍报机”的互动装置引起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兴趣,他们纷纷停留在此进行体验。中新社记者佟郁进行了拍摄。
天津庆王府景区相关人士对中新社记者说明,所谓自动拍摄留影设备,从2025年4月下旬启用之后,平日里每天大概有五十到六十次使用,节假日期间则超过三百次,非常受年轻群体的欢迎。他们更愿意将景区的历史文化特色融入其中,由此创作出的影像资料更能吸引游客关注。庆王府院落里的拍摄设备采用了专门设计的版面布局和标题文字,成为众多游客心目中别具一格的“王府专属纪念品”。
随着自助拍照设备在游览区广受欢迎,传统报刊也在寻求与日常情境融合的新途径。在深圳、天津、北京等城市,众多地方性出版物相继增设了“喜公告登载”业务。在婚礼当天收到刊有喜讯的报纸,既显得庄重又充满情调,正逐渐成为许多年轻情侣钟爱的“怀旧仪式”。《都市快报》《新闻晨报》制作了以动漫图画为素材、采用“二次元”视觉美学的特色报纸,广受年轻群体欢迎。该报纸在创新场景中持续拓展多种互动形式,逐渐演变为青年人抒发感受和参与文化活动的载体。
这些新形态使报纸在年轻群体中再度兴盛。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高潮指出,拍报机将传统报纸转变为互动过程,结婚登报则给报纸增添了庄重色彩。报纸在全新情境下不再仅是信息媒介,更成为情感与文化的载体。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报纸借助衍生形式持续拓展意义,这既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前景的开拓。”(完)

请小编喝杯咖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