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多年你还记得母校校徽吗?成都理工大新校徽超萌小恐龙登热搜

时间:2025-08-20作者:admin分类:广告与营销视觉浏览:5评论:0

毕业多年,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母校的校徽?

近期,成都理工大学推出了崭新的校徽图案,其中一只特别可爱的小恐龙成为了焦点,迅速在社交平台上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并成功占据了网络热搜榜的前列。

这也太可爱了吧!敢情咱上的不是大学,是小恐龙幼儿园!

哎呀哎呀!先别急着向母校请求那枚萌萌的徽章,成都理工大学徽标上的那只小蜥蜴,其实是有真实物品作为蓝本的——它被保存在成理博物馆内的马门溪龙化石藏品里,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恐龙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极高的声誉,是中国恐龙中最为人熟知的代表之一。

所以,人家把小恐龙放在校徽上,顺理成章又底气十足。

但是,那萌态可掬的恐龙形象并非大学徽记中最具吸引力的设计,毕竟,在中国高校标志的竞争领域里,已经持续了许久的较量。

许多学校的徽标并不显眼,然而它们还是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反复修改。

要完全了解中国高校校徽,还得从设计的不同流派说起。

动物园派

最先亮相的是动物园派系,审视国内大学校徽,各类禽类和兽类应有尽有,汇集起来能够组成一个完整的动物园。

天上飞的,南方有浙江大学求是鹰,北方有吉林大学小天鹅,西方有广西大学小凤凰。

虽然凤凰不存在,浙大也没有鹰,但吉林大学可是真的有小天鹅。

吉林大学七十周年校庆之际,获赠一对黑白天鹅作为贺礼。该校对小天鹅的喜爱程度如何呢?只要新添幼鸟,吉林日报便会予以重点刊发。

北京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一只幼鹿备受关注,江西九江学院则有一只活泼迷人的白鹿。

有的学校的徽记不止一个动物形象,还要再设计一对象征好运的图案,例如中央财经大学的徽记,中心位置是其代表性建筑“龙马承天地”,蕴含着“龙马精神”的象征意义。

书法派

幼小的动物确实讨人喜欢,不过大学主要是用来认真读书的场所,因此,中国的大学校徽大多采用了书法风格,对文字形态略作调整,严谨治学的风气和简洁明快的气息便呈现出来了。

显而易见,众多书法风格之中,中国高校对篆书情有独钟,诸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以及华中师范大学等,均选用篆体作为设计元素。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九百二十所高等学府的校徽图案里,有百零四个采用了篆书字体。

这种情形或许与北大有关,因为该校徽出自鲁迅先生之手,北京大学徽记的样式是瓦当式样,自上而下布置,左右呈现均衡,组合成一个圆圈,构造周全并且富有美感。

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其象征意义,一对并肩站立者与下方一人共同组成“三人结伴”的图景,这反映了北京大学“以人为本”的治学宗旨。

另有说法称下方人物象征师长,上方人物代表学子,此图寓意“甘愿化作孺子牛”。

文化人果然是文化人。

同类型的篆字也见于北京大学的校徽,三个人并列构成“众”字,象征“民众、以人为本、人文精神”,彰显了北大胸怀天下的志向。

书法变体创作首先要考虑的是:文字数量如何确定?多数教育机构采用的办法是:选取两个字的机构简称,比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它们都运用了比较与众不同的缩写形式。

有些学校在名称标注上有所区别,有的采用缩写形式,有的则使用完整名称,或者着重强调关键部分,例如深圳大学就只写了它的完整名字。

福州大学在风格上可以称作是极简主义,它只用一个“福”字作为标志,这种设计方式非常直观,让人过目不忘。

每逢新春佳节,福州高校的学子们总能捷足先登,抢在众人之前集齐福字,他们只需亮出学生证,将校徽对准扫码设备轻轻一扫,五福临门,喜气洋洋。

建筑派

每所院校都有一座蕴含文脉的旧式楼宇,而体现学院文化风貌的建筑轮廓,常是校徽图案创作的理想蓝本。

湖南大学徽标上的岳麓书院,武汉大学徽标上的老图书馆,中山大学徽标上的国立广东大学大钟楼,均为此等高校的代表性建筑。

所以,下一次旅游逛高校,记得要先打卡校徽里的标志性建筑哦。

专业特色派

成都理工大学校徽设计_中国高校校徽流派_cy校徽设计图案大全

在徽标构思方面,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专门院校的构思方式大相径庭,它们着力在标志上彰显学科个性,而且趋势清晰,确实名实相符。

体现司法公正的衡器,常会设计在法学学院的徽章之中。

曾经培养出无数影视明星的北京电影学院,校徽主体是电影胶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标志,以大地和网格线为图案,体现了学校的独有长处和重点研究领域。

中国海洋大学的标志,以大海和天空为衬托,展现出包容万象、勇往直前的气概。

观察国内各交通大学,包括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北京交大、西南交大,以及台湾新竹交通大学,它们的校徽都具备锤头图案。

看来有网友指出,将交通大学的校徽图案组合在一起,会构成一个意思,那就是家庭成员应当和睦团聚。

认真观察,这些大学的标志都包含铁锤、铁砧和齿轮,体现了它们强大的工程学科背景和严谨认真的学风。这些学校原本就是从同一个机构发展而来,所以它们的校徽非常接近也就不足为奇。

校徽上的书籍象征着工程教学和勤工俭学的双重理念,这些书籍既包含传统线装样式,也涉及西洋装帧形式,体现了融合东西方学问的寓意。

前面交通大学校徽偏爱锤子图案,后面女子学院则钟情于“女”字造型,中华女子学院与湖南女子学院的标志,都无意中用爱心和“W”符号组合出“女”字。

有些同类高校的标志中包含相仿的图案,这反映了这些学府的专业领域与专长方向,确实是相当贴切的艺术构思。

颜值派

说到校徽设计,专门干这行的各大美院们绝不认输。

比如中国美术学院的这个logo,一看就有搞艺术的范儿了。

这个徽章初看令人费解,其实是将“国”字与“美”字结合变形而成。

仔细体会其他学校的校徽构思——以“国字无边,美玉其中”为内涵,立刻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

另有一些学校的标志表明,设计的重点不仅在于图形和样式,还在于外形。多数中国大学的徽标是圆形、方形或三角形,但你是否见过盾形标志呢

请认真审视这个校徽,它不仅包含盾形图案,还有王冠、对麒麟以及一对蛇杖,全部呈现金色光泽,显得非常华丽。

这是南方医科大学的徽章,常常有人认为它类似军徽,实际上两者确有关联,毕竟其前身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蛇形手杖常被用于医疗相关的标志图案,不仅是医学高等院校喜欢采用,医院设施和急救车辆上也能见到,这其实是古希腊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标志物。

当然,你看到的每一枚校徽,都历经了漫长的演变,并非一蹴而就。也许,你听说过上海交大校徽上“齿轮数量之谜”的故事。

齿轮数量包括十六个、十八个、二十四、四十八以及六十个等,校徽上究竟有多少齿,长久以来都是上海交大学子们心中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早在很久以前的校内社交平台,关于校徽图案里齿轮数量的讨论就非常火爆,经常引发热烈关注。

此事原委早已水落石出,具体细节载于2007年第1216期校报,其中上海交大对校徽使用作出明确规范,规定图形直径若小于12cm,则采用24齿图案,若超过12cm,则需使用48齿版本。

实际上,不只是上海交通大学,国内众多大学都制定了关于校徽应用的规定,要讲明其中的具体条款,内容相当丰富。

北京大学对校徽应用时的标准色彩有明确规范,唯有CMYK数值为:(C0 M100 Y100 K45)的这种红色,方可称为“北大红”。

中国传媒大学通过《中国传媒大学校名、校徽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了校徽佩戴的相关事宜,对此作出了详细说明。

黄框校徽胸章,教职员工佩戴的款式,底色为红色,文字为白色,而学生佩戴的款式,底色与文字颜色正好相反,是白色底面配上红色文字。

因此,每天掌握一项新方法,今日,分辨中国传媒大学教师与学生的技巧,你掌握了吗?

回顾来看,众多大学在成长过程中持续更新的徽标准则,同样能够说明徽标与学校本质存在紧密关联。

校徽是现代大学制度发展的结果,其形态伴随大学演进而演变。大学在历史进程中,其教育宗旨和核心观念持续转变,校徽的设计也因此经历着反复的修改和更新。

徽章上的图形,不只是表面的标记,同时也是语言、图像和含义的融合,承载着大学的精神特质。

任何其他学校的徽章多么出色,终究还是自己的母校最有魅力,你的大学徽章是什么模样,又承载着怎样难忘的经历?欢迎在留言区向大家介绍一番~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