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走进印刷厂探秘:一张报纸是如何诞生的?

时间:2025-07-31作者:admin分类:排版与出版物设计浏览:7评论:0

新京报报道,记者刘洋和实习生冉孟雨现场采访。7月25日下午,一群参加“第二十届新京报小记者活动”的小学生们来到了工人日报社的印刷厂。他们有机会亲眼目睹并了解报纸从制作到印刷的整个过程。

一踏入印刷厂的车间,映入眼帘的是那些光滑如镜的四色印版和半人高的印刷纸张,这些“神秘”的设备和材料立刻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印刷厂与我的预期大相径庭”,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小学部四年级(3)班的张子桓露出惊讶的表情,他原本以为这里会堆放着报纸,却未曾想这里布满了各式机器。在印刷厂办公室主任周旭的详细解说下,小记者们开始逐渐明白这些设备的功能。

在周旭主任的详细解说中,小记者们对印刷厂的各种设备功能有了逐步的认识。实习生冉孟雨负责拍摄。

周旭对组版和印刷的步骤及原理进行了阐述。报纸印刷的核心环节包括“制版”与“印刷”两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报社提供的每一份“报纸付印样”都会被制作成四种颜色的印版,分别是黄、红、蓝和黑。这些印版随后被安装到印刷机不同色组的滚筒上,经过四种颜色的叠加印刷,最终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报纸。目前,新京报已成功推出全彩版报纸,周旭指出,除了黑色部分,其余色彩均由这三种基本色调混合而成。

小记者表情严肃,追问为何不直接用三原色混合来得到黑色,反而要使用黑色印版。他解释说,由于报纸版面中黑色所占比例极高,仅凭三原色混合所得的黑色往往无法满足印刷标准,颜色显得过于混浊,所以印刷厂会将黑色单独处理。

大量印刷报纸,橡胶布是否会出现破损?面对设备故障等突发状况,应如何妥善处理?如何有效降低印刷成本?在采访过程中,小记者们提出了众多疑问,周旭均逐一进行了详尽的解答。他透露,工人日报社印刷厂在选购橡胶布等原材料时,会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力求选用耐用且性价比高的产品。同时,印刷厂在纸张使用上注重成本控制,这也是报纸纸张通常比书籍更为轻薄的原因所在。

晚间十时至拂晓两点为印报时段,而日间则专注于印刷机械的维护与检修,以此确保其高效运作。周旭接着补充。

报纸印刷流程_报纸排版设计用什么软件_新京报小记者活动

参加印刷厂的参观活动,成为了新京报小记者暑期系列活动的开篇课程。实习生冉孟雨负责了此次活动的摄影工作。

在报纸印刷流程的尾声,小记者们对那台“堆积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台设备承担着计数和整理收集的任务。“印刷报纸的速度极快,每小时可达16万份,如此庞大的数量,单靠人力是无法完成清点工作的。尽管体积小巧,但堆积机的功能强大,是报纸印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周旭这样介绍道。

那位目光锐利的记者,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四年级(13)班的孙若水,留意到堆积机的铁板上布满了排列有序的凸起。周旭向她解释,这些凸起的圆形小点能够从内部吹出气流,使得报纸在传送过程中减少摩擦,进而保持其清洁和整齐。

据相关资料显示,工人日报社的印刷厂创设于1949年7月15日,隶属于工人日报社,乃一家全民性质的企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壮大,该厂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专业报纸印刷企业,具备5条直接制版(CTP)生产线,6条彩色报纸印刷生产线,固定资产总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在印刷《工人日报》于北京地区的过程中,同时承接了《新京报》、《羊城晚报》、《文汇报》以及《检察日报》等国家重要部委及大型国有企业的机关报,以及超过50种各类都市报纸的印刷任务。对于新京报的小记者们来说,参观工人日报社的印刷厂是他们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卢茜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