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初期简单记录无艺术性?事物真实再现是基本特性?

时间:2025-09-14作者:admin分类:广告与营销视觉浏览:2评论:0

摄影属于平面创作,它将三维空间中的物体投影到二维画布上,我们日常接触的物件,皆具备具体形态和物理特征,各自承担特定功能,一旦通过镜头捕捉并定格,其形象便转化为图像,尽管失去了原有深度,凭借生活积累,我们依然能迅速识别拍摄对象,毕竟呈现的实在感非常突出。

刚开始学摄影的时候,我们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拍照的。具体来说,就是只专注于拍摄主体,完全无视其他部分,照片内容就是眼前所见,这种拍摄方式仅仅是为了客观记录,毫不避讳地说,拍出来的照片缺乏艺术价值,毕竟艺术需要想象力,艺术更注重意境的营造。

那么,或许会有人持有不同看法,摄影啊,本质上就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这也是其固有属性,不同于绘画,可以在画布上自由修改,任意挥洒创意。没错,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整,众所周知,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既然是艺术,自然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

摄影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此处仅探讨一种技巧,即化实为虚,那么怎样在取景时,把具体的物件转化为抽象的形态,让人感受到不同于本体的审美体验呢?

只拍摄物体的局部,隐藏事物的原有属性,产生抽象的艺术美感

刚开始接触摄影时,我们拍东西总想做到面面俱到,生怕有内容被忽略,现在,我提醒你,今后拍摄要避免这种做法,应该追求神似而非形似,促使观者展开想象,这才是摄影创作的正确路径。

这张照片,摄影师只选取了部分画面,观感上更像一个平面图,我们借助它来阐述一个关键理念,画面里可以清晰看到许多长方形,它们的形态相似,分布整齐,对于平面设计有认知的人应该明白,这是一种平面组合方式,属于重复和近似组合,它们形成了有规律、有秩序的变动,因此产生了节奏感和韵律感,这样便让人的视觉感受到了美感。

这一体系最初源自西方绘画,例如立体主义和俄国的构成主义,随后经由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持续优化和拓展,最终确立为完整的现代设计框架,涵盖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个核心领域,这种艺术观念于70年代末传入中国内地,80年代起被国内部分美术机构作为专业基础学科加以教授。摄影同绘画、平面设计一样,属于视觉艺术范畴,其创作中也运用了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设计理念。

这幅图展现的是建筑的一部分,不过建筑的功能特色并不鲜明,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几何形态之美、色彩反差之美以及布局构图之美。画面顶部,蓝色的天空构成一个凹字形几何图案,底部黄色的建筑则呈现凸字形几何图案,两者形成对应关系。同时,蓝色的窗户按一定顺序排列,构成了重复和近似组合的平面设计。

如果我们完整拍摄了整座建筑,这就变成了具象的直接呈现,我们的视线会被建筑的整体规模、建筑的风格特点、实际用途等要素所吸引,因而无法注意到构成之美。这就是具体描绘和抽象表达的不同之处,这也是建筑摄影与平面创作之间的差异所在。

利用物体的影子创造出抽象的几何图案,形成平面构成的美感

阳光透过顶部透光处,投下光斑,散落在墙面和地面,让原本平平无奇的场所,转化成一幅动人的景象,把立体空间,化作平面上的美感。我想,就算是有名的创作者,也不太可能设计出这般浑然天成的效果。从图案设计的角度来说,这属于反复和相似的手法,在反复中找到不同,在差异里建立秩序,由此营造出像音乐一样的节奏感。应当指出,在此处,并无必要借助平面设计学原理,对重复与近似构成进行严谨的划分,毕竟如此做法未免过于拘泥。

具象物体抽象化方法_摄影具象变抽象_平面设计图案场景

独特的视角将具象的物体简化成了抽象线条

光线强度高,导致背景区域昏暗,受光照射的阶梯,从上方拍摄时,构成了一道漂亮的螺旋形态,画面里无法辨认阶梯的实际样子,只能看到富有显著几何特征的螺旋线条,这也是营造抽象视觉效果的一种手法,创作过程中,仅仅调整了观察角度,就把一张建筑图像转变成了抽象的平面设计,确实令人惊叹。形象转为概念,影像转化为佳作,这既是对观察力的挑战,也是对观念的锤炼,唯有持续钻研和深入探究,方能构思出杰出的创作。

大光比简化场景,创造出抽象线条

这幅画面中,可以看到两个人的暗影被拉得很宽,表明太阳的位置已经很低了,受光部分和背光部分之间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出现了清晰的分界线,画面中的物体不再保留具体形态,全部转化为黑白线条,这些线条的布局呈现出规律性的重复排列,这不再是模拟三维真实场景的照片,而是一种二维的平面设计作品,只不过创造者不是人类,而是太阳。必须牢记,拍摄时需用心构思,要选择不同时段,变换多种视角去审视对象,切忌单调地平视,应巧妙借助光线等环境因素,揭示被摄体的深层内涵,从而制作出具有美感的影像。

长焦压缩下的平面艺术

远景镜头使原本具有立体感的景物呈现出扁平效果。我们无法辨认物体原本的形态,只能观察到相互交错的轮廓线,仿佛是一幅写意风格的画作。这既是将寻常景象转化为艺术佳作的成功范例,也属于平面设计中的重复手法,由此营造出富有节奏感的韵律之美。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因素,诸如光线照射、观察角度、色彩搭配乃至器材性能等,以此改变现场氛围,从而创作出平面视觉艺术作品。

水面的亮度仅次于天光,它可以魔术般地创造线条

世间万物呈现的光泽,除去天空的映照,便是水面了,它宛若明镜,映照着天穹的光辉。在清晨黄昏之际,太阳光线倾斜度较缓,天色与水面之间便产生了极为显著的差异,非景致被严重暗淡了。这幅作品的画面,田埂因为曝光不足呈现出深暗的色块,水面却因曝光过度而失去所有纹理,整体画面简洁明了,重复的线条构成富有美感,节奏感强,观赏起来令人愉悦。这确实是具体形象转化为抽象表现的一个典型案例。

这次,光线在地面上刻画出丰富多端的纹路,组成了规律排列的图形,同时,画面里融入了蔚蓝的苍穹和金色的云霞,这又形成了一种色彩的反差,使整个景象更加赏心悦目。

归根结底,需要经常进行深入思考,自然风光是固定的,而人类是充满活力的,必须找到办法把具体的景物转化为抽象的平面设计,这就是这篇文章想要说明的核心内容。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