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刊栏目咋设?从华为内刊华为人演变学起

时间:2025-08-21作者:admin分类:排版与出版物设计浏览:2评论:0

昨日华研荟探讨了公司内部刊物该不该创办以及怎样创办的问题,内容颇具参考价值。今儿个,咱们就来谈谈公司内部刊物具体有哪些板块可以设置。

借鉴他人长处,有助于自我完善。我们当下不讨论抽象概念,而是从实际经验中汲取知识,观察华为这家优秀企业是如何运营的,通过研究华为内部刊物《华为人》的发展历程,了解其栏目规划方式,按照这种模式进行模仿,大概率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一、华为内刊《华为人》的五个阶段

在认识《华为人》的详细板块安排之前,我们先考察下按时间划分的《华为人》五个不同时期。

创办了《华为人》这份刊物,采用黑白印刷方式,其发行期从1993年5月11日的首期延续至1993年9月27日的第四期。随后进行了首次名称变更。报刊名称调整为《华为人报》,采用全彩印刷方式,其出版周期涵盖1994年1月28日发行的第五期至1998年12月25日出版的第八十期,华研荟注:该时期内的出版物发行日期缺乏固定性,出版周期亦不规律,反映出当时华为内部刊物的编辑与发行工作尚未形成标准化流程,第三个阶段:实施第二次名称变更,将报刊名称改回《华为人》,依旧保持全彩印刷,并拓展为四个不同版面。从第81期,也就是1999年1月10日,一直到第174期,即2006年3月21日,期间,报纸的刊头从竖排调整为横排,不过字体保持原样。第四个时期,对刊头进行了调整。刊头上的文字没有改动,但整体设计变得更加精炼,风格更显大气。从第175期,也就是2006年5月8日,持续到第325期,也就是2016年5月31日,这段时间,报纸的版式依然维持着四个版的结构。第五个阶段是版面调整。名称保持不变,将媒体形态从报纸转变为杂志,信息量显著增加。自第326期,也就是2016年8月31日发行以来,此阶段通常每两个月推出一期,并且基本固定在每月的首日发布。

各个阶段的报头样式截图如下:

二、华为内刊《华为人》的栏目设置

《华为人》的版面和形态有所革新,具体的内容和板块布局也进行了相应变动。在它从初创走向成为杂志的这段时期,虽然报纸形式的《华为人》并未明确标示每版的中心议题,但其核心构成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华为人》报纸的栏目设置:

第一版开篇通常涵盖高层领导到访、调研,企业负责人发言、参与活动,以及公司产品、技术进展和所获荣誉等信息,这类内容构成了多数公司内部刊物首页的基本布局,我们若制作内刊采用此模式是恰当的,但近期华为在《华为人》上较少刊登任正非先生的发言,转而通过内部信函和网站渠道进行传播

第二三版内容聚焦华为员工的个人事迹、成长感悟及工作心得。核心是展现华为人取得的卓越成就和关键性进展,或是深入挖掘某款产品从构思到落地的全过程。这部分内容对企业文化具有核心价值,同时为外界提供了认识华为团队风貌的渠道。华研荟先前的方式是,逐一邀请上一年度获奖者参与创作,通过访谈形式收集他们的个人经历。务必提高警觉性,迅速掌握企业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并促使当事人分享相关经历。此类叙述具备特定的表达方式和结构体系,华为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梳理,将在后续部分进行具体介绍。

第三四版内容包含个人学习心得、思想交流、内心领悟。可以分享阅读感受,记录学习感触,或者引用其他优秀文章的精彩段落。还可以展示员工拍摄的公司相关影像资料。公司举办的文化活动片段和新闻报道等也适合放在这一版面。第四版重点突出的是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这样的话四个版面的内容就比较充实了。

《华为人》杂志的栏目设置:

华为人内刊演变_企业内刊排版设计_企业内刊栏目设置

从第326期转变为杂志形式后,版面中的信息量和篇幅显著提升,该刊物着手规划若干固定板块,不过核心宗旨不变,依然倡导华为员工分享个人真实经历。

以最新出版的第368期《华为人》为例,设置了以下栏目:

这些板块主要倡导职员用叙事方式提交内容,同时涵盖部分高层发言、华为集团、商品等关联资讯。

总体而言,专题版块、坚守英雄专栏、温度等栏目主要还是展现华为员工的事迹和感悟,这也是《华为人》的核心目标,借助员工亲身经历分享,以此触动公司同仁及外部合作者,弘扬企业精神理念。——这种做法也是企业刊物在文化引导方面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构建以客户为核心、积极拼搏的价值观念。华研荟主张,任何组织,在编辑内部刊物时,只要掌握好这两个要点,就不会出现严重偏差,更不会违背基本准则。

三、向《华为人》学习,如何写一个好故事

企业内部刊物旨在弘扬公司理念与宗旨,然而单纯重复标语容易引起反感,因此叙述事迹显得格外关键。怎样才算讲述得当,避免变成空洞的口号,又不会过度牵强附会企业文化价值观呢?

让我们看看《华为人》编辑部归纳的若干要点,这些内容源自《文章投稿事项》一文,若需全文请直接联系我。

向优秀企业看齐是进步最快途径,我收集了《华为人》从创刊至今所有电子文件,欢迎大家探讨交流,一起提升。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