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字科技遇上故宫纹样,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纹’以载道展览揭秘
数字科技与“故宫纹样”的碰撞,会激发出怎样的奇妙“化学反应”?近期,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携手故宫博物院共同呈现了一场多媒体主题展览——“纹”以载道——故宫博物院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在这场展览中,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亲自为大家进行了深入的导览。
踏入故宫博物院,宫殿建筑的屋檐、墙面、门窗之上,展厅陈设的家具器物、服饰之中,无不遍布着精美的纹样图案。吴志华指出,我国人民以形态各异、寓意深厚的纹样来装饰日常生活,这既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和敬仰,也凝聚了传统工艺的精髓,彰显了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追求。纹样蕴含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其影响延续至今,深刻地影响着当代民众的日常生活。
“纹饰之道”展览聚焦于“纹样”这一主题,以“沉浸式体验”为灵魂,从故宫建筑、陶瓷、织绣等珍贵文物中提炼出经典纹饰,运用数字化创新手段,向观众揭示这些纹样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意蕴以及现代艺术的解读,使观众得以从全新的角度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该展览巧妙地划分为七个互动区域:
单元一 流光溢彩
故宫的纹饰,从星辰祥云、龙凤瑞兽等宏大到花鸟草木等细微之处,无不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理想境界的无限憧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不懈向往。在这紫禁城“流光溢彩”的纹样深处,蕴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
单元二 纹法自然
源自自然界的器物图案,在数字光影的映衬下再次绽放光彩。步入其中,犹如置身花团锦簇、果实累累的景象,领略自然生机勃勃与果实累累的美丽。
单元三 巧思成纹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文物表面的图案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中或明或暗的内在联系。利用高精度三维空间数据,生动地展现了图案的细微之处与器物的整体形象,从而提供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体验。
单元四 锦绣纹章
中国因其礼仪之盛而被誉为夏,因服饰之华美而被称作华。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就重视礼仪与服饰的精致。技艺高超的工匠们以针线为笔,将天地间的灵气织成绚丽的织锦。现今,我们运用数码技术,从古老的织锦文物中提取并解析纹样,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锦绣新世界。
单元五 纹彩藻饰
藻井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一种天花板装饰,常见于关键建筑内部的天顶正中央。如今,我们置身于太和殿、千秋亭以及临溪亭这三大著名建筑,得以抬头瞻仰古人所描绘的“天际”。
单元六 纹窗弄影
紫禁城的纹饰取材于自然,融入器物之中,最终在建筑上得以展现。诸如三交六椀菱花、步步锦等窗棂设计,富含吉祥的象征意义,它们在四季更迭的光影交错中,投射出迷人的景象。这些窗棂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映照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迁。
单元七 古纹新生
历经千年时光流转,这些纹饰承载于各种器物之上,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以“笔”为工具、以“光”为颜料,为古老的纹样注入新的活力,亲手绘制出独一无二的游鱼、飞鸟图案。
吴志华馆长表示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创馆定位很清晰
就是以故宫文化为主体
用传承和创新的手法
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这个展览希望
用一种新的方法和观众交流
让大家去感受、去认识、去参与
传统优秀文化的创新演绎
“‘纹’以载道”展览
展出至10月13日
快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厅
开启一场“沉浸式”穿越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