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些实用技巧,轻松搞定UI设计中最难的排版部分
排版堪称UI设计领域的一大挑战,本文将分享若干实用方法,供你在实际工作中借鉴应用。
一、考虑用户
我们应该记住,除了美学,我们还有用户。
你的字体选择要富有变化,它的宽度应该有多种粗细层次,这些细节需要特别关注,恰当的排版能让阅读过程很顺畅,不恰当的排版则会使观看体验非常糟糕。
明白哪种字体最为清晰易辨,哪种字体最为简洁得体,我们便该选用哪种字体进行设计。
二.易读性
识别字符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字体设计如何清晰地区分不同字母。这种设计特别关注字体构造、字母形态和细节处理。无疑,这是衡量字体优劣的关键指标之一。并非所有字体都将清晰可辨作为首要设计目标。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难以区分大写L和小写l。因此,应避免选用这类字体,以免在小尺寸屏幕上阅读时造成困扰。
1.高度
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字符都是小写的。大写和小写字符的比例越高,文字就越容易看清楚。
2.计数器
字符同样需要留白。比如观察“O”“U”“D”,这些空白区域被统计员和版式设计人员判定,在统计表中能让我们更便捷地区分字符。
3.宽度
较细的字体通常比较宽的字体更容易辨认。
4.宽比例
字符的横纵尺寸比例,就是指宽度与高度的比例关系。理想的笔画宽度,大约是高度的百分之十八。
5.字母间距
目前尚无精确计算字符间距的通用方法,不过通常情况下,字符间的距离会随着文字尺寸的增大而相应增加,导致字体布局显得过于松散,这时就需要人为进行间距的调整,这种做法在界面设计中多见于标题文本的排版处理。
三.可读性
阅读感受涉及整体浏览过程,我们能否便捷地浏览文本结构,识别出主要标题,次要标题,段落划分以及不同模块。整体版式设计,旨在增强文本的视觉美感,从而提升阅读兴趣。这需要运用对比手法,色彩搭配,字号选择,布局安排以及细微之处的设计,目的是为读者创造更舒适的阅读环境。有衬线字体和无衬线字体,历史经验表明,带衬线的文字更易于辨识。他们曾长时间采用印刷字体,确实有助于阅读大段文字。带衬线的字体能让视线更顺畅地移动。不过现在也有不少无衬线设计同样清晰易读,当前视觉潮流更青睐简约的字母形态。网络环境中,尤其是手机屏幕上,我们见到更多无衬线风格的作品,这类设计显得更为利落。
这当然要看你的具体工作和使用者情况,比如在处理新闻资讯时,由于经常需要阅读篇幅较大的文字,采用带衬线的字体是个不错的选择
2.黄金比例高度
依据黄金分割的尺寸,确定文字的尺寸,再乘以1.618,即可获得理想的行高比例,对于细微的调整,可参考–JSBI.COM/TodiDu/1/*,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手动修正计算结果,尽管这一原则存在例外情形,但在必要时,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突破这一规范。
(左图为黄金比例的高度)
3.文本的间距
文本段落之间距离过大,会让视线难以找到下一行文字。如果距离过小,视线又容易将这一行误认作下一行,常常打断阅读的流畅感。为了引导读者,增强他们的阅读体验,每行文字的字符数最好控制在五十到七十五个之间。
4.颜色
向大家透露一个关于色彩的技巧,搭配色彩时最好避开纯粹的灰或纯粹的黑,当然这也要看你的具体项目有什么要求。你也可以在这里挑选心仪的色彩:
它要比采用常规的#CCC更加引人注目,风格也更为与众不同。能够让你的画面效果更加出色。
5.留白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相关读物颇多,在处理文字呈现时,务必牢记:空白区域的核心功能是降低阅读者瞬间接收的信息量。这有助于提升版面浏览的流畅度,避免信息量过载。适当留白能够引导视线在页面间移动,从而构建秩序感,并营造雅致氛围。
6.层次分明
文章的层级关系决定了阅读者的浏览顺序。它标明了哪些是章节名称,哪些是段落小标题,哪些是正文内容。通过调整色彩反差程度,字体尺寸大小,以及段落之间的留白距离,可以达成这个目的。熟练运用这种手法十分关键,有助于提升文本的流畅度。
结论
掌握版式设计是一段漫长的过程,真正的能力并非源自书本知识,而是来自钻研与尝试。因此务必加强训练,去制作出令人赞叹的作品。
艺术的价值不在于揭示普遍存在的特质,而在于展现与众不同之处,这是伊萨克·巴斯维尼斯的观点,辛格(1904—1991)对此深有同感
若需掌握网页前端制作的要领,可钻研网页布局的学问,若对Photoshop不熟悉,不妨先学习入门,这样能获得更大的进步~想获取这些网页前端制作的材料,可在下方留言回帖1,或私下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