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密码解锁未来”——《广告设计专题》实践课程总结与展望

时间:2025-07-14作者:admin分类:广告设计浏览:6评论:0

本学期的《广告设计专题》实践课程已圆满结束。本次课程以“强化学生广告设计全流程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项目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广告设计的核心技能与创意思维,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课程概况

本次《广告设计专题》实践课程由经济与金融学院电子商务系承担,面向2023级电子商务1-4班的学生开设。课程依托校企合作资源,围绕广东始还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推广需求展开,聚焦化橘红产品的文化传承与市场定位,旨在培养学生从市场调研、策略制定到视觉表达、技术实现的完整广告设计能力。课程采用考查课形式,最终成绩区间分布合理,既体现了学生对基础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展现了个性化发展的差异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教学目标与实施情况

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涵盖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1. 全流程广告设计能力培养

    • 学生系统学习了广告创作的全流程,包括市场调研、用户洞察、品牌策略制定、创意生成、视觉表达等环节。通过实际项目操作,学生掌握了Photoshop、Illustrator、剪映、Premiere Pro、Adobe XD、Figma、即时设计等专业软件的操作技巧,并能结合AI工具提升设计效率。
  2. 团队协作与跨学科整合能力提升

    • 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分工明确,涵盖市场调研、文案策划、视觉设计、技术实现等多个模块。在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沟通协作能力,还结合市场营销、心理学、数据可视化等跨学科知识优化广告内容。
  3. 社会责任意识与伦理规范教育

    • 课程强调广告传播的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在设计中避免过度营销,注重产品真实价值传递。例如,在化橘红产品设计中,学生强调天然属性与健康价值,确保广告信息符合伦理规范。
  4. 创新与审美素养并重

    • 课程鼓励学生探索静态与动态广告的多样化表现形式,部分作品通过网格渐变模拟产品纹理、对角排版增强视觉动线等手法,展现了较高的审美素养与创新能力。

三、学生实践成果

在本次课程中,学生围绕广东始还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推广需求,完成了多个高质量的广告设计作品,包括平面广告、UI界面设计、H5交互页面以及短视频广告等。

优秀案例展示 

  • LOGO设计 

    部分学生运用色彩引擎推荐主色调,结合品牌文化背景,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品牌形象标识。

图片

  • 产品包装设计 

    通过图形创意与色彩管理,强化产品质感,使包装兼具美观与功能性。

图片

  • 海报设计 

    地铁广告与电商海报分别采用简约风格与高分辨率图像处理技术,精准匹配不同媒介受众的行为特征。

图片

  • H5与短视频广告 

    学生利用剪映、Premiere Pro等工具制作互动性强、节奏紧凑的广告内容,提升了用户的参与感与转化率。

四、课程亮点

  1. 项目式教学,贴近商业实战
    课程以企业真实需求为导向,学生在模拟商业环境中完成设计任务,提升了他们的市场敏感度与执行能力。

  2. AI工具融合应用
    学生积极尝试AI工具辅助设计,如通过提示词工程优化素材生成、利用AI热力图分析视觉焦点、使用色彩校准技术解决跨平台显示问题等,展示了较强的技术适应能力。

  3. 思政元素融入课程
    课程巧妙地将社会责任感、文化传播与价值观引导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强了思想觉悟与综合素养。

  4. 多维度考核机制
    考核方式分为过程考核(占40%)与期末作品+实践报告(占60%),全面评估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创意思维与逻辑表达能力。

五、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尽管课程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 格式规范性不足

    • 部分学生提交的报告存在格式混乱、标点混用、内容缺失等问题。
    • 改进措施

      在课程初期增加文档排版培训,提供统一模板,帮助学生建立规范意识。
  2. 技术应用深度不够

    • 多数学生对AI工具的理解停留在基础功能层面,未能深入挖掘其在用户行为分析、竞品预测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 改进措施 

      开设AI工具工作坊,结合具体案例讲解技术策略制定方法,鼓励学生进行数据驱动的设计优化。
  3. 团队协作同质化现象

    • 小组成员的任务描述高度趋同,缺乏个人贡献的独特性说明。
    • 改进措施 

      推行“任务卡+互评机制”,要求学生明确标注各自负责的具体模块,并通过答辩环节突出个人视角与技术应用方式。
  4. 内容深度参差不齐

    • 个别学生过于依赖AI工具说明,弱化了自身设计逻辑的阐述。
    • 改进措施 

      引入多维度评价体系,除作品与报告外,增加设计答辩与工具使用日志,重点考察学生对技术原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六、总结与展望

本次《广告设计专题》实践课程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成功培养了学生的全流程广告设计能力,提升了他们在数字化营销时代的竞争力。学生在技术应用、创意表达、团队协作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部分作品展现出较强的综合能力与行业潜力。

然而,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与技术趋势,我们仍需持续优化课程内容,加强AI工具的策略化应用,深化跨学科整合,并通过标准化模板与多维度评价体系提升作品的专业性与创新性。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拓展更多真实商业场景下的设计项目,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助力他们成为兼具审美力、创新力与执行力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