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史变迁:峥嵘西电路,校徽里的故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厚德/求真/砺学/笃行
前言
自八十五年前小布镇陈家土楼中无线电教学的起点,至如今成为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核心,涵盖工、理、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西电走过了风雨历程,不断奋进,谱写了一段辉煌的历史篇章。校徽的演变,不仅是学校的象征,也记录了学校发展的轨迹。
峥嵘西电路
校史变迁
收藏一段即将失去的记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徽里的故事
校徽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和象征。它通常承载着学校成长的历史,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彰显了学校的特色。这枚校徽,让曾在该校工作或学习过的师生们拥有了身份的证明,并激发了他们对学校的深厚情感。此外,它也成为了我们人生旅途中一段美好的记忆的见证。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自1931年在瑞金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八十五年的辉煌历程。但是校徽提炼、形成、确立还是近二十年的事。
最初,一枚毛主席像章
叫响了西军电如雷贯耳的名字
那是1966年,那时,我们的正式名称是,西北电讯工程学院
1958年,学校在搬迁至西安之前位于河北张家口,那时我们属于军队编制,仅有编号,并未配备校徽。到了1966年,学校性质转变为地方单位,并更名为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师生们也集体转业,换上了地方制服。文革期间,社会上各类游行活动接连不断,西电的学子们亦投身其中。因无校徽可佩戴,他们统一戴上了学校实习工厂精心打造的毛主席像章,身着褪色的黄军装,步调一致地行进在游行队伍中。这一幕给西安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得“西军电”之名在西安广为流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枚毛主席像章起到了校徽的作用。
1972年6月首届工农兵大学生入校,学校各项工作恢复正常。
为了纪念恢复招生后的第一批毕业生,
诞生了第一个有学校名称的纪念章。
1972年6月,首届工农兵大学生踏入校园开启学习之旅,学校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此时,第一批学员即将毕业离校。由于缺乏校徽,部分院系便自行制作了一批毕业纪念章,以赠予毕业生作为纪念。这些纪念章上印有学校的拼音字母缩写,以及电波和卫星的图案,既体现了学校特色,又契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或许,这便是首个带有学校名称的纪念章。
1976年前后,学校开始第一次制作校牌
此时的校牌,是西军电人身份的证明,也是西军电荣耀的象征
双色区分,登记造册,出入检查
在1976年左右,学校开启了校牌的制作之旅,由于当时的环境限制,选择了铝板进行压制。这些校牌呈现出长条状,上面集纳了毛主席的草书字体。其中,红色的校牌是供教职工佩戴的,而白色的则是学生的专属。校牌的发放过程极为严谨,每位教职工和学生都需登记在册,并分配了唯一的编号。进入和离开学校时,必须佩戴校牌,保卫处设有专人负责检查。可以说,那时的校牌几乎等同于一种身份证明。教职工和学生对于佩戴校牌的态度普遍积极,他们从中感受到了一种由内而外的自豪。这枚校徽曾不止一次地被当时的校长保铮先生视为学校精神的象征,赠予了多位外籍及外聘的专家。
专人设计的纪念章和纪念铜币
象征着学校的学科特点,寓意着西电学子大鹏展翅
那是1987年,那时,学校举办第一次建校四十周年校庆
在1987年,学校迎来了建校四十周年的重要时刻——按照旧有的校史计算,这一年标志着从1947年的起点。为此,学校决定制作纪念章,这项任务落在了原校办主任聂梦琪的肩上。她与李文麟等教师携手合作,共同完成了纪念章和纪念铜币的设计工作。
纪念章的设计理念在于:以学校简称“西电”拼音首字母的大写字母为元素,X字母构成展翅翱翔的大鹏形象,D字母则模拟书本形态,寓意西电学子勤奋好学,毕业后如同大鹏展翅,前程似锦。此外,纪念章周围环绕着电子与轨迹图案,以此象征学校鲜明的学科特色。纪念币的设计沿袭了纪念章的设计构思,其正面展示了学校的中文全称以及所在城市,电子轨迹巧妙地形成了两个圆形环绕,而背面则镌刻了学校的英文名字,以及当时的标志性建筑老大楼和校园内那棵著名的法桐树。
1988年,一枚写着“电子科技大学”的校牌诞生了
1988年,学校迎来了重要的成长契机,正式更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当时,学校上报的名称为“电子科技大学”,并第二次制作了校牌。该校牌制作工艺精湛,采用铜底烤漆工艺,校名由陕西知名书法家石宪章先生亲自挥毫泼墨。学校的标识分为三种颜色,其中红色标识供教职工使用,橙色标识则用于研究生,而白色标识则是学生的专属(尚未收集到相关信息)。为了与电子科技大学相区分,校牌的背面印有中国西安的标志性图案,而学校正式命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过这一过程,学校的名称才最终得以确定。
那时,我们也曾想设计出一枚,能追溯西军电历史的校徽
于是,几种包含西电图案设计理念的校徽诞生了
学校名称确定下来后,其历史便追溯至1931年;同时,校徽的设计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此,学校专门组织了相关人员对校徽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公开展示,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当时,众多教职工普遍认同的图案中,已有部分样章被制作出来以供佩戴。其中,梅花图案的纪念章以老通信兵的军衔为设计核心,融入了电话机电波和铁塔元素,主要流行于学生群体;而菱角形状的纪念章则沿袭了西电的图案设计风格,加入了大楼与校名,主要在教职工中佩戴。经过广泛征询意见,大家对西电大鹏展翅以及电子轨迹的设计理念和图案表示了逐渐的认同,然而,关于最终的设计方案,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结论。
1991年,又一批校牌继承经典
同时,刻有毛主席题词的纪念铜牌,见证着西军电的荣耀使命
在1991年,学校举行了建校60周年的庆典活动,并第三次制作了校牌。这个校牌依旧采用了铜底烤漆的工艺,而字体则沿用了石宪章体,不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美化与修饰。校牌的颜色划分依旧沿袭了旧制,分为三种颜色,分别象征着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
校庆纪念铜牌的设计依旧保留了往次庆典铜牌的基本风貌,其表面进行了镀金处理,正面镌刻着学校的中英文名称,中央部分则是双电子轨迹与西电标志的巧妙结合,背面则铭记了毛主席于1941年10月在延安为《通信战士》一书所作的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该铜牌制作工艺精湛,主要作为礼物赠予杰出的校友以及为学校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的老一辈同志。
2000年后,第四次制作了校牌,采用毛体字
八十年校庆上,印有校徽图案的纪念章,更加简洁,美观
自2000年起,学校基于传承传统的要求,进行了第四次校牌的制作。此次校牌采用镀铬铜底烤漆工艺,并对字体进行了调整,采用了毛体。校牌的颜色延续了之前的做法,分为三色,分别象征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背面取消了编号,此时,校牌的更多价值已不在于其实用性,而在于为曾在西电工作或学习过的同仁们,留下一段难忘的美好回忆。
2011年,学校欢庆了其八十年华诞,精心制作了纪念章,并在其中正式展示了校徽的图案。与旧校徽相较,新校徽在样式和字体上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显得更加简洁、美观,且独具特色。
如今的校徽图案,作为学校的视觉形象被确定下来。
美观,大气的现代校徽形象,延续着西军电人的情怀。
2015年4月,学校正式发布文件,对学校的视觉识别系统及其应用规范进行了明确界定,校徽作为学校视觉形象的象征,自此正式确立。
新近确定的校徽设计延续了之前的校徽样式,其核心图案仍旧采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名称的拼音首字母,校徽的内部环绕着一道电子信号的螺旋轨迹,外围则是毛体书写的学校名称,底部则是学校的英文名称。
每一次校徽的调整都从某个侧面映射出那个时代的认知与文化特色,然而,西电人对传统的不懈坚持以及对学校历史文化的持续传承,却始终未曾有所动摇。
西军电辉煌的过去
需要铭记
更需薪火传承
有必要通过你我的行动
让西电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