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图片元素与尺寸相同,排版好坏决定图片质量?

时间:2025-07-13作者:admin分类:排版与出版物设计浏览:3评论:0

若两张图片的构成要素一致,且画布尺寸相仿,那么其排版质量将直接影响整幅图片的整体效果。这情形就如同两位厨师使用相同的原料烹制同一道菜肴,但最终呈现的口味却可能大相径庭。

一、版式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版式的多样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制作或观察到的版式,绝大多数是以中心型、中轴型、分割型、倾斜型、骨骼型以及满版型等为主要类型。

在图片内容简洁且主体鲜明时,推荐采用中心型布局。这种布局能强化视觉中心,吸引目光集中,展现出大气或高端的背景效果。若背景追求大气,可选用纯色;若追求高端,则宜用渐变色。

上图为Elysions的作品

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通过画面布局展现整齐与稳固、醒目且大方的视觉效果——若图片设计为中央对称但主体部分面积较大时,可考虑采用中轴型排版。这种排版方式不仅能够凸显主体,还能赋予画面以稳定性,同时使整个画面具有显著的表现力。

在做电商活动海报的时候中轴型是很出效果的一种形式

分割型排版通过使用分隔线来增强画面的独立性和方向感——这种布局方式特别适用于那些包含多张图片及多段文字内容的制作。分割式的布局使得画面中的各个部分都显得非常清晰且独立,观看时能够获得良好的视觉引导和方向感;同时,通过分割得到的体积大小还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图片中各部分的主次地位,增强了对比效果,并让整个画面显得既不单调也不拥挤。

通过主体或整体的倾斜布局,画面呈现出强烈的节奏感,激发视觉感受——若在图片中追求律动、冲击、不稳定、跳跃等效果,倾斜排版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种排版方式能赋予画面新的活力与生气,若发现图片显得单调或刻板,不妨让画面中的某个元素略带倾斜,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采用骨骼型布局,通过图文的有序排列,确保画面既严谨又统一,充满秩序感——尤其在图片中文字量较多的情况下,骨骼型布局被广泛采用。这种布局方式相当普遍,其清晰的逻辑和严格的规范性使得画面显得稳定,几乎不会出错,尽管它仍然是一种相对单一的排版手段。在寻求打破单调骨骼式布局的同时,我们不妨借鉴图中第三幅的样式,于整齐的布局中融入一些动感十足的元素。

↑ 网页设计(包含电商)中大部分都是骨骼型排版形式

采用满版式设计,广泛运用元素以产生直观且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并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当图片中主体突出且文字较少时,满版式设计尤为适用。满版式设计包括全面满版、局部满版以及文字满版等多种形式。

如第一张:整体满版会让画面有强烈的带入性。

如第二张:细节满版能快速明确和展示主体。

如第三种:而文字满版通常是以装饰的形式来表达某些文案。

二、方法

了解了基本的版式,我们再去了解排版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版式选择上,若面对客户需求却无法构思出适宜的排版方法,这对设计师来说既不光彩也不符合专业标准。正如我在前述案例中所提及,根据不同情境,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版式设计。通常情况下,这些不同情境主要包括:文字较少而图片较少、文字较少而图片较多、文字较多而图片较少、文字较多且图片较多,以及文字与图片数量相当。其次在于如何运用,版式设计是一门虚幻的艺术,其理论框架固定不变,但具体呈现却千变万化。一旦你技艺娴熟,无论怎样布局都会显得美观大方;而在初学阶段,我们仍需特别关注排版中必须严格遵循的一个原则——那就是留白。

众多大师曾经论述并剖析过留白,其内容多偏向宏观,与意境紧密相连。若我再重复这些观点,便显得毫无新意。我所关注的是一些关于留白的细节问题。首先,我要澄清一个误解,许多人以为留白即简约风格的体现,实则不然。留白现象普遍存在,简约风格只是对留白这一概念较为宽泛的诠释……那么,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和运用留白呢?首先,我们需要对留白形成一些新的认识:

首先,文字与文字之间的间隔、行与行之间的距离都应保持一定的空白,若这种空白过于一致且密集,画面便会显得单调乏味。因此,在文段较多时,我们应适当调整文段间的距离,以提升视觉效果,具体做法就是增加文字间的空白。

如下图:

其次,若某一部分中包含着更多的组成部分,则该部分内的空间安排必须得当,内部的小元素不宜过于拥挤,亦不宜过于偏移。

如下图:

第三,元素跟元素之间要有一个合理的留白,不然就会拥挤难受。

如下图:

图片排版技巧_版式设计原则_排版设计技巧

第四,排版设计应尽量避免满版型,同时确保画面四周留有充足的空间。在多数情况下,过多的装饰元素不仅显得累赘,还可能喧宾夺主。以这幅图为例,竹叶便能传达出所需的信息,并且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第五,在处理飘散的装饰元素时,应避免将它们聚集在单一区域,否则会导致该区域显得空旷而拥挤,同时也会让整体画面显得不够精致。我们应尽量使飘散的元素显得更为大气,采用挥洒自如的笔触,既可填补周边的空旷,又能提升画面的整体气势。

如下图:

第六,在进行留白处理的同时,亦需对空白进行适当填补,这种填补手法旨在达到画面平衡的效果。通常,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对线去白,即在画面下方有元素而上方较为空旷时,通过在上方添加元素来达到视觉平衡;而当画面中主体过于微小,导致留白区域过大时,则需通过放大主体并调整其他元素来消除空白感。

如下图:

图1:观察可见,图像的核心部分过于狭窄,且上下部分呈现空旷状态;图2:在下方去除了白色背景,而上方部分仍然呈现空洞;图3:调整后,上下部分均去除了白色,使得整体画面显得稳定。

举例:

↑中心元素过小,周边过于空旷

中心部分进行了扩大处理,同时主体上下方的空白得到了填补,尽管如此,主体与文案之间的空白布局显得不够协调。

提升文案段落间的间距,确保核心内容与整体文本的视觉空间相协调,以填补上下文之间过度的空白。

针对留白,我将对上述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版式进行演示,并举例说明。在客户提供的方案中,若文字和图片较少,或者文字较少图片较多,我们可以运用中心型、中轴型、满版型、骨骼型、分割型等多种布局方式来妥善处理现有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将一些文字和图片组合成一张图像:

图1:中心型 ;图2:中轴型 ;图3:满版型

↑ 骨骼型

↑ 分割型

在处理某些图片时,我们可能会发现需要插入众多小图片,而这些小图片的尺寸往往各不相同。这恰恰是许多人容易出错的地方,多数人只是随意排列并附上文字说明。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将每张小图片都设计成相同尺寸的形状来展示,这样既显得整齐又显得大方,如图所示:

即便素材不够美观,或者图片排列虽整齐,但整体看起来仍显拥挤,这时我们不妨简化处理,省略掉小图展示。

综合上述内容,版式的优劣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取决于是否适宜;本期我们的讨论重点集中在简洁的版式设计上,而在下一期,我们将对复杂的版式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So Thanks~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