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体育节:队徽设计灵感及后续故事

时间:2025-07-05作者:admin分类:广告与营销视觉浏览:5评论:0

近期,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的体育节开幕式以及第26届校运动会上,该校校长周筠向区第二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的校长移交了一面印有静安区青少年手球队最新队徽的旗帜。与此同时,该队徽的设计者,七一中学的学生徐振豪,也亲手将设计的手球队纪念版队服赠予了手球队队员们。

徐振豪对记者透露,设计手球队队徽的灵感源于两个维度,起初,他注意到青少年手球队名称中的“青少年”三个字寓意着无限可能,而数学中的无限符号“∞”与手球上的图案颇为相似,这一联想促成了手球队队徽最初的设计形象。

随后,在七一中学艺术组和学校特别邀请的校外辅导老师,即曾负责世博会新加坡馆、杨浦滨江等地标性建筑设计的设计师朱易安的精心指导下,学生们逐步学会了队徽设计的关键要素。他们从队徽的实际应用出发,不断优化队徽的形象,并成功设计出了包括队服、队帽、队旗以及球队专用球在内的多种周边产品,确保了作品既具有艺术性又兼具实用性。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区运动队的队徽设计项目源于学校举办的体育节活动。在每年的体育节中,学校会借助专家评审和线上投票等多种途径,挑选出学生们富有创意的原创设计,这些作品不仅被选为校体育节的节徽,还成为了校运动会以及趣味运动会等子项目的徽章。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了众多高质量的作品。基于此,学校萌生了将这批杰出作品及其创作者向体育运动队推荐的构想。

如何让有天赋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

让他们的灵感可以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是学校近几年来

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队徽设计图案大全_同济大学手球队队徽设计_青少年手球队文化构建

校内与校外教育资源的融合运用,不仅代表着一种尝试,更在“教育—体育”协同进步的道路上,拓展了全新的视野,突破了旧的框架,开启了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在传统学校与体育领域的协作中,人们往往聚焦于场地设施、训练课程以及体育赛事,却鲜少深入探讨运动团队的文化建设。然而,七一中学与静安二少体的携手合作,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全新的面貌,那就是一种创新性的、富有创意的“教育—体育”协作模式,一种将文化与体育相融合的合作途径。

这种协作不仅有助于学生们和队内运动员深入领会体育精神,提升他们的体验,还能催生他们的创新思维,塑造运动队特有的文化风貌,从而使体育教育逐渐渗透到学校教育的诸多领域。

此次推荐设计区运动队的案例取得圆满成功,促使今年的体育节节徽设计竞赛中,学生们参与热情高涨,且产生了为不同运动队伍量身打造主题曲的新想法。

这不仅为运动队伍注入了团结与共识,而且促使学生们对体育文化的精髓有了更全面、多角度的挖掘与领悟。借助文化的桥梁,年轻运动员们得以更深刻地体验和弘扬体育精神。他们不再仅限于竞技场上的表现,还能通过文化作品、活动和展示来展现体育的魄力和价值观念。

陆蓓玲副校长指出,七一中学与静安二少体的携手合作,不仅呈现了一种新颖且充满活力的教育体育结合模式,同时也引发了学校对于体育与教育领域更广泛发展前景的深入思考。

我们坚信,借助此类合作,我们能为年轻一辈打造更加充实、富有教育意义的体育与学习经历,培育出更加全面、具备人文精神的优秀人才,并共同开启教育体育融合的新纪元。

你可能想看: